我公司在煙包生產中,偶爾會出現產品綜合色差ΔE≥4的情況,大大超出了卷煙行業標準ΔE≤3的要求范圍,尤其是“黃金葉(愛尚)”煙包(如圖1所示)色差控制難度系數大。 圖1 “黃金葉(愛尚)”煙包
為達到標準要求,我公司操作人員對印刷工藝進行了多次調整,但非但沒有徹底排除問題,還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,延遲了交貨日期。為了徹底“根除”這個問題,我公司專門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,最終找出了多項導致煙包印刷色差超標的原因,總結下來有: ✦ 操作人員對印刷工藝知識和設備結構性能了解掌握較少,操作不規范; ✦ 對印刷設備的檢修調整不到位; ✦ 對原輔材料的檢驗不夠細化; ✦ 不會正確使用質量工具分析解決問題,對顏色的評價方法不科學等。 為此,我公司制定了全方位的改進措施,多管齊下,解決問題根本,最終在降低煙包印刷色差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。 細化對原輔材料的檢驗 1.對原紙的要求 對每批次原紙進行檢驗,檢驗指標包括厚度、挺度、定量、水分、顏色、表面張力、轉移膜粘接牢度、鐳射圖案等,逐一與技術標準進行比對,達不到標準的一概不用,這樣就避免了因原紙有色差、鐳射圖案不一致、紙張表面掉膜等原因而造成的印刷色差。 2.對油墨的要求 要求油墨供應商對標樣印刷所用油墨進行定量分析,主要包括油墨的色強度、灰度、色相誤差、著色力、透明度、黏度、細度、顏色穩定性等指標,以此作為油墨的技術標準。油墨供應商所供每批油墨需提供詳細、真實的指標檢測數據,并與標準油墨指標比對,符合我公司各項內控指標時才能投入使用,這樣就能有效避免以往憑主觀判定油墨適應性,沒有對油墨進行定量分析而造成的印刷色差,同時也加快了調墨速度,提高了生產效率。 注重對印刷設備的檢修調整 為了保證良好的印刷質量,操作人員應對印刷設備進行合理的檢修調整,使其以最佳狀態投入生產。我公司使用的曼羅蘭R700系列膠印機自動化程度較高,操作人員在正式印刷前只要把主要技術參數,如每個印刷機組的水、墨供應量等輸入桌面控制系統,在正式生產中設備會根據操作程序進行自動調整。 但印刷設備每個程序的正確執行是以執行機構動作順暢、到位準確、數據有效為基礎的,否則執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,有可能印刷設備桌面控制系統顯示的數據是準確的,但實際卻達不到預期效果,所以就需要定期對印刷設備進行檢修調整,具體做法如下。 ✦ 定期對墨槽進行徹底清洗,確保墨匙動作靈活到位。 ✦ 查看水輥、墨輥、擺架有無磨損現象。 ✦ 用塞規、印制墨杠等方法檢驗印刷壓力,使之與預設值保持一致。 ✦ 測量橡皮布及印版厚度,使之與標準數據相符。 ✦ 及時更換達到使用壽命的UV燈,避免因UV燈功率衰減而影響油墨固化速度,進而影響印刷質量。 ✦ 及時更換達到規定印數的印版,避免因圖案的細微磨損而影響印刷顏色效果等。 通過采取上述措施,并把相關數據、程序進行固化,印刷設備的檢修調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。
|